爱体育,爱体育官网,爱体育APP,爱体育APP下载,爱体育下载,爱体育网页版,爱体育电竞,爱体育百家乐,爱体育百家乐,爱体育真人,CBA直播,CBA最新排名,NBA,NBA排名,NBA联赛,NBA直播
2)从资金的支出角度看行业新增产能及存货消化程度,经过22-23年供给消化,大多数制造业行业供给周期处于历史50%以下。目前处于“存货周期高位、新增产能低位”的行业包括军工电子、计算机设备、风电设备等。但这些行业订单增速较高,需求上行明显,因此存货压力对其影响有限。更多行业处于“存货周期低位、新增产能低位”区间,但多数分布并不极端,意味着要么存货尚未充分去化,要么新增产能仍需消化。典型如光伏设备、养殖业、房地产开发,新增产能供给周期已低于历史10%分位,但存货周期仍处于30%左右甚至更大分位。焦炭等行业存货周期接近10%分位,但新增产能仍高于30%分位。随着“反内卷”持续推进,周期与制造业供给出清有望延续,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将达到极致状态。总体来看,周期中的建材、化工、地产,制造行业中的光伏、电池、风电、汽车零部件,消费中的养殖业、化学制药等领域供给消化相对充分。
四、关税影响下,出海公司业绩表现如何?出海是破解“内卷”的重要途径之一。该行梳理了2025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超过20%的细分行业,并分析其2025Q2基本面表现,得出以下结论:1)二季度约三分之二的出海行业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,消费电子、半导体、计算机设备等行业海外收入占比则有所下降;2)超三分之二的出海行业海外业务毛利率高于行业整体,尤其是在中国具备竞争优势的制造业领域,如工程机械、通信设备、汽车零部件、文娱用品、专用设备、电池、计算机设备等,海外毛利率高出行业整体至少2个百分点以上;3)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行业在2025Q2仍实现基本面边际上行,收入增速、利润增速和ROE均有所改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科技TMT板块和部分新能源,如游戏、元件、消费电子、汽车零部件、通信设备、能源金属、光伏设备等。